查看原文
其他

过上好日子有底气!来看看他们的小康中国年

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 2022-06-25





长江日报记者

第16次探访10个脱贫家庭

帮扶路上轻装前行

过上好日子有底气











2021年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,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与此同时,武汉市新洲、黄陂、江夏、蔡甸四个新城区农村建档立卡的88000多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,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,成效更可持续。


自2015年10月起,长江日报记者持续对四个新城区10个精准扶贫家庭进行跟踪探访,见证他们的脱贫之路。2022年春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个新春佳节,在此之际,记者第16次进村入户,见证他们的首个“小康中国年”,探访他们脱贫后的“新生活、新奋斗”,记录他们新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



收入稳定很踏实,今年继续干


蔡甸区成功管委会三屋台村 邹树波一家

1月29日是腊月二十七,在外工作生活的儿子、儿媳妇带着孙子孙女回来了,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圆饭。虽说都是家常菜,但大家吃得有滋有味。


过去一年,是我们一家人奋斗的一年。我和老婆在承包的鱼塘忙活,天亮就起床,天黑才回家。儿子在外工作加班加点,一个人支撑起小家庭的生活。儿媳妇一个人照顾年幼的双胞胎,虽然辛苦,但觉得生活有奔头。


6年前承包的鱼塘,经历过洪水、鱼病等种种挫折,现在养殖状况基本稳定下来了。虽然鱼市行情每年都有波动,但我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,这比以前单纯种田、打零工强多了。这么多年来,有了稳定的收入,心里很踏实,辛苦一点值得。


脱贫以后,党和政府依然没有忘记我,继续帮扶我。


几年前银行贷给我的无息贷款现在依然在继续。这笔钱对我很重要,如果没有这笔钱,我就不会有钱承包鱼塘、整修鱼塘、购买鱼苗和饲料。新的一年,我想利用好这个政策,扩大养殖,争取多挣钱早日能把贷款还上。


如今,我养鱼的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。党和政府不但将水泥路修到了鱼塘边,还拨专款免费整修村里的鱼塘。春节后,我的鱼塘整修后,不但能提高防汛能力,还能提升产量,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好收成。新的一年,我相信,在党和政府支持下,我们的辛苦劳动,会有新的收获。


(口述:邹树波)



记者手记



探访邹树波6年,我见证了他这6年的变化。6年前,初到他家采访时,破败的房子,外面下着大雨,家里下小雨。现在,房子整修一新,帮扶在继续,家庭养殖业有较稳定的收入。邹树波最大的变化,是由此带来的精气神变了。


(记者:马振华)



 希望今年毛收入突破20万


黄陂区木兰乡同兴集村 李涛一家

这些年,我们家变化很大,有党和政府,村委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,我们才脱贫走到今天。


我家因我和兄弟患病致贫,父亲李常学原来是家里的顶梁柱,从农行无息贷款5万元,建了家庭养殖场。父亲在的时候,我什么都不用操心,2019年11月父亲去世后,有一段时间我也很沉沦。村里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多次上门做工作,给我打气,鼓励我继承父亲的事业,把养鸡场办下去。


其实,自从父亲患胃癌后,我就扛起了家庭重担,使这个家在小康路上一路前行。


我在父亲去世前半年成的家,也算圆了父亲的梦,我们兄弟三人的婚事一直是父亲的心病。


去年老婆生了老二,宝宝现在8个月。每天虽然很累,但回家后看到可爱的小宝宝,身上的疲劳消失得一干二净。


我在养殖场干,我老婆在木兰乡开了一家小店,专门销售鸡蛋和土鸡。去年我还花近5万元购买了一辆面包车,老婆用来送货。


去年,我和三弟轮流值守在养鸡场。收入还不错,养了8头黑猪,养鸡场正常运行,全年毛收入16万元,纯收入5万元,已经全部还清外债。这些归功于社会各界对我家的支持,尤其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在我家的鸡蛋推销上做了很多工作,鸡蛋基本不愁销。


2022年,我最大的心愿是全家毛收入突破20万元,希望自己的二弟早日成家。


(口述:李涛)



记者手记



1月26日,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安排办公室负责人来到报社,委托记者给李涛家送些年货,10多斤的年货十分丰盛,有鸡、鸭、鱼、牛肉、羊肉、丸子等等。这是刘国梁第三次给李涛家送年货了。正是有扶贫政策和各方面的帮助,李涛一家的生活才越来越好。


(记者:汪文汉)



今年再扩产,致富有了新奔头


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 易有德一家

方向正确、勤劳肯干,日子就会越来越好。自从2016年我家脱贫摘帽后,我与家人不等不靠,积极开拓渠道,努力扩大收入,慢慢形成了父亲在家坚守苗木种植产业、我与妻子在外打拼挣钱养家的稳步致富模式,去年又有了“好收成”。


这几年,父亲在家发展产业稳扎稳打,从不冒进,但也决不裹足不前。看准了就要大步往前走。去年,他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10多亩土地,与自家田地连成了一片。土地扩充了,致富就有了新奔头。


把这10多亩土地盘出效益,父亲有决心、有信心。目前,已投入了近5万元,用于租赁土地、开垦平整,做好了基础准备工作。接下来,他还准备投入建大棚、购农机、种苗、肥料等农资,在这片土地上扦插200万株小苗,这片土地就是我们家未来增收的希望。


脱贫致富的路上,总有那么多支持与帮助,驻村工作队和高峰村“两委”是我们发展产业坚实的后盾。铺水管、修路、组织培训、联系销售,这些贴心支持令我们发展产业信心满满、心无旁骛。“对产业发展科学引导、帮扶不中断”,驻村工作队的承诺在我们心中沉甸甸、热乎乎。


(口述:易有德)



记者手记



1月27日,易有德带着妻子、女儿从宜昌驱车返回家中,其父易学仁也刚从外地联系苗木销售回来。28日上午,记者第16次探访他家时,一家人正忙着贴春联、挂灯笼,小院里喜气洋洋、亲情融融。


易有德指着那辆白色的小车告诉我,这是他去年新买的。16次探访,我见证了这个曾经贫困的家庭盖了新房、添置了家当、经济状况不断向好,如今,这抹幸福的色彩又加浓了。

(记者:宋磊)



又承包70亩茶田,越过越宽裕


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小寨村 王雄

跟老婆忙活了几天,过年的年货基本上已经置办好了。我买了春联,大年三十就挂上。


我也是这几天才闲下来的——去年11月份忙着给茶园剪枝,今年1月份,趁着几天下雨,给茶园追了肥。这次追肥可比之前追肥累多了,原来我只对30亩茶园追肥,这一次,我给100亩茶园都追了肥。


为啥追100亩的肥?在区农委、街道的关心和关怀下,我不久前又承包了70亩茶田。这是区、街道对我的扶持,更是对我的认可。


去年,因为气候比较干燥,我的茶田减产了,制茶才200多斤,比2020年足足少了100多斤。茶的产量少了,我就琢磨着在品质上下功夫。每个制茶的环节,我都精益求精,力争做到最好,收入还不错。市区自驾来我们这里玩的游客,我就请他们到我家喝茶。品完茶都会买上一些我的优质茶。


2021年,我的茶虽然减产了,但是得益于我坚持制茶品质,茶的价格上升了。现在,女儿上小学了,儿子也上了幼儿园,开销大了,但也还能负担。一年算下来,茶园的收入到手的有6万多元钱,加上老婆在村里工作一年两三万的收入,我们一家一年的收入也有10万元左右。


现在我的茶田面积有100亩了,辛苦是辛苦多了,但是收入也肯定会涨啊。收入涨了,一家人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宽裕。一想到这里,我就止不住地高兴。我现在就等着开春了,给我的100亩茶田除杂,为今年的好收成打好基础。


(口述:王雄)



记者手记



“瑞雪兆丰年”,再访王雄,这句吉祥话几乎是蹦进了我的脑子里——1月27日中午,市区还落着雨,驱车抵达距离中心城区50公里的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小寨村时,天上正飘着雪粒。


“帮扶+勤劳”,这一家人过上了蒸蒸日上的生活。


(记者:刘智宇)



 做了10次手术,坚持脱贫不返贫


新洲区李集街道建新村 熊常东

我今年65岁了。这些年,我先后得了胃癌、阑尾炎、肠梗阻,做了多达10次手术,挨了11刀。驻村工作队等干部一直牵挂着我的病情。在我一次又一次被病魔打击的时候,他们及时搭把手、拉一把,落实政策,帮我报销医疗费,让我安心治病,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,让我脱贫不返贫。


我以前养鱼,不仅没挣到钱,反而时不时亏损,还因病致贫。这么多年来,市区各级部门、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后,给我提供了很多帮扶和技术指导,想方设法帮我增加收入,助我脱贫。


2021年,我继续干着自己的老本行,精心管理我的8亩鱼塘养鱼。去年3月,市农业农村局、武汉农业集团驻村工作队联系爱心企业,给我送来上千尾鱼苗,我总共捞了3网,收了3000多斤鱼,虽然卖的价钱不太好,还是挣了8000多元。5月份,有一次下大雨刮大风,把鱼塘边的棚子吹垮了,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情况后,及时到现场查看,帮我跑腿,联系保险公司给我定损理赔。


我始终没有被病魔击垮,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我一次又一次站立起来。要不是赶上了好时代、好政策,我恐怕就要瘫痪在家坐轮椅了,甚至不在世上了。


从2017年起,我满60岁后,每月有养老金。儿媳妇在外打工,儿子去年刚买了一台二手面包车,跟别人合伙跑快递物流,每年有稳定的收入。现在,一家人脱贫后的幸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。


(口述:熊常东)



记者手记



6年多来,在驻村工作队和新洲区有关部门的精准帮扶下,熊常东以坚强的意志、踏实苦干的精神和韧劲,一次次战胜病魔站立了起来,成了打不倒、压不垮的“硬汉”。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,为了幸福生活拼搏奋斗,令人敬佩。


(记者:谭德磊)



身体已康复,筹划帮儿子买新房


 江夏区舒安街道祝庙村易新禄湾村 易德顺夫妻

去年,我家真是喜事不断,我的身体康复了,儿子娶媳妇了。


2015年前我因病致贫,街道干部推荐我到渔场打工,在精准扶贫政策和各级扶贫干部的帮扶下,我家在2016年底就脱贫了。脱贫后帮扶不停歇,我和妻子伍小春也努力打工,生活越来越好。


扶贫政策让我脱贫了,我是个党员,也要尽力帮助别人。2019年,我兑现了对村支书易安财的承诺,带着十几个村民到汉阳打工,其中有几个人以前也是贫困户。打工赚到钱,他们都蛮高兴。


忙归忙,但我感觉自己比前几年壮实了,精神状态也更好了。去年夏天,女儿易银带我和小春去做了一次全面体检。我拿着体检结果去医院复诊,医生说我各项指标都正常了,不用再吃治胃病的药了。


还有更让我们高兴的事:在部队的儿子易旺去年成家了,儿媳妇是在江夏上班的一名医生。


脱贫后,村干部和东湖高新区驻村工作队队员对我的关心一点没减少,经常打电话问我打工的情况、身体状况,逢年过节都拎着米、油等上门慰问,前不久还送来了一袋米、一壶油、一床毛毯。这让我觉得很安心、很暖心。


今年过年,我和小春都没时间办年货,就让女儿帮着提前买了鱼、肉放在她家的冰箱里,等我忙完了再回江夏,在除夕吃一顿团年饭。过完春节,我们又要忙起来了,我想多存点钱,筹划帮儿子买套新房子。 


(口述:易德顺)



记者手记



这6年多来,易德顺家历经坎坷又充满希望。他从工地发来的照片身体比几年前壮实了不少。这个家庭在各级扶贫干部的帮扶下,虽然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,但感受到他们面对生活有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。


(记者:黄征)



生活好了是我享受天伦之乐的底气


新洲区辛冲街道朱岗村 朱哲良

我都快70岁的人了,村干部说我在享受着天伦之乐。是的,快过年了,生活好了,照看好孙子是我目前最大的乐趣,也是我的底气。


早几年,因种养接二连三出现变故,我家陷入贫困,村干部帮我办起了副食店,2017年就脱了贫。但我没闲着,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,先后种过白灵菇、蔬菜、西瓜、甜瓜、甘蔗等等,还饲养过蛋鸡、土鸡,虽说没赚上大钱,但过日子绰绰有余。


日子好起来,加上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了,2021年,我主要是经营好副食店,还将这里办成了村里快递代收点,每天的快递就有好几十件,对我的收入也是一个补充,一年能赚个两三万元。眼下春节来临,正是经营旺季。前不久才进了3万元的货,已经卖得差不多了,这两天又要准备进4万多元的货。


2021年,村里乡村振兴的步伐提速,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我积极将我家的3亩多土地流转,目前,我家只保留了1亩多的土地,也是村里乡村振兴项目——油茶基地的一部分,去年已经开始结果,收获了2000多斤油茶籽。


现在,儿女们都成家了,我只用管好自己,带好孙子,乐享天伦了。新的一年如果有机会带着孙子、孙女一起出去旅游,那就更开心了!


(口述:朱哲良)



记者手记



这次走访朱哲良家时,天气预报说即将有大到暴雪,朱哲良笑着说:“家里都装上了空调。”


这几年,朱哲良家里添了不少家电设备,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空调……城里人家里有的家电,朱哲良家里也都有了。


朱哲良说,有党和政府扶贫的好政策,才有他今天的好日子。正如他所说,这是他尽享天伦之乐的底气。


(记者:李亦中)



帮扶越来越好,我们也会越过越好


黄陂区长岭街道官田村 陈慧君一家

快过年了,丈夫华明做了年前的最后一次透析,儿子剪了个利落的短发,我们就坐公交车回黄陂木兰的老屋,跟婆婆一起过年。村里的干事也一直催我回去,春节慰问的米面油、腊鱼腊肉还放在村委会,每年慰问的这些实在的年货,总能让我们过个温暖的安稳年。


过去的一年,儿子上初中了,我担心他一天都在学校,临时需要买点学习用具,就给了他一点零花钱,可总是多少钱带去,多少钱带回来。他说:“妈妈,我不用花钱,学校食堂吃得饱、吃得好!”我为有这样懂事的儿子骄傲。


从2017年起,享受扶贫政策能有规律地做透析,华明的身体状况就稳定了下来,虽然两天一次的透析让他体力消耗很大,但是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健康,我也就能放心去工作,为这个家奋斗。他的透析费、医药费现在依然全部都是医保垫付、报销,政府帮我们家承担了巨大的经济重担。


新的一年又到了,华明患病到现在有8年了,最开始的艰难,让我都不敢回想,政府一年比一年好的帮扶政策,让我们这个家回归正常。


日子一年又一年地过着,我们家就是这个社会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的一个,但我们家又有点特殊,政府总是对我们格外照顾,给我们减轻压力,让我们轻装前行,我相信我们家会越过越好!


(口述:陈慧君)



记者手记



这一次探访,赶在过年前两天,摄影记者彭年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,将给陈慧君家拍摄的全家福冲印出来,带过去送给他们。


2021年,我们探访时也给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,一家三口笑得阳光、幸福,希望和信心从陈慧君的眼神中流露出来;这一次去我们又拍了一张全家福。希望每年都能在全家福中,看到他们的幸福生活。


(记者:魏娜)



今年装修新房,过上安稳日子挺好


蔡甸区张湾街道新集场村 滕方远

2021年,我在广东汕尾市一家施工企业的工地上当司机,收入一个月六七千元。春节前,我1月21日就和朋友一起拼车回来了。这些天,家里都在忙着备年货,准备了不少鸡鸭鱼肉,还包了几大袋饺子。


这次回来我打算在家里多待些时日,春节后花一个月把屋后的新房装修好。之前新房已经陆陆续续装修了一下,地板砖铺了、门也装好了,现在还差吊顶、刷墙等工序。


整个房子都是我自己设计的,一共有5间卧室,楼下一间,楼上有4间,够全家人住了。我的小女儿现在读六年级,大女儿读大二,我想到大女儿也大了,今后也要谈朋友,现在住的老房子有些破旧,中国人讲究个面子,所以我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把新房装修好。大女儿的成绩还可以,也没让我操心,我就希望她能顺利毕业,我把家里的环境变得更好些。


去年村里装了污水管道,是“乡村振兴工程”,新房门前的路被挖了一遍,今年我本来想把新房门口的路做水泥硬化,听村里说,今年5月又要通天然气,我就等着通了天然气再把新房前的路修好。


现在我的日子也算平稳,我在外面打工,虽然劳累,但有固定的收入,每年过节带钱回来,这是最实在的。老婆在家给别人做一点零工,过上安稳的日子挺好。很感谢这么多年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我家的关照,让我们摆脱了贫困,日子越过越好。


(口述:滕方远)



记者手记



1月27日下午3时许,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了滕方远家,他红光满面,笑意盈盈,挺精神。2019年滕方远就去广东跟着堂弟打工,这个春节回来,滕方远说他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屋后的新房装修好,让家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。有梦想,就有前进的动力。


(记者:王谦)



 越干越有劲,成了致富带头人


蔡甸区消泗乡渔樵村 高计才夫妻

我今年快60岁,已经摘掉贫困户帽子3年了。大家看看,这是我办的年货,有财鱼、鳝鱼、甲鱼、小龙虾、腊肉、香肠,还宰了一只羊,大部分都是自家产的,儿媳妇还网购了一些孩子们爱吃的零食。我准备春节前请亲戚朋友来家里吃个热闹的团年饭。


要说为啥请吃个大家庭的团年饭,我高兴啊,2021年比前两年摘帽(脱贫)了还有底气。这一年我养鱼养虾都是大丰收,卖了7万多斤鱼,小龙虾从4月卖到7月,早先最高价可以卖到30块一斤,现在我养虾技术越来越好,加上去年天气好,虾子和鱼都没有什么病害,光这两样,我的荷包就很“暖和”了,具体赚了多少,嘿嘿,保密。


儿子和儿媳妇也很争气,去年他们两个在蔡甸承包了一个快递点,夫妻两个人送快递,虽然起早贪黑辛苦,但是年轻人总是要奋斗的。我小孙女也4岁了,在蔡甸像城里小孩一样在上幼儿园,会唱歌会跳舞,特别可爱。


6年前,我是欠了30多万元外债的患癌贫困户;在贷款、养殖技术等帮扶下,现在,我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,还清了二三十万元欠债,还给儿子买了新房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小龙虾”大王,成了致富带头人。在我的带动下,我们村里现在有20多户村民都在搞小龙虾养殖,有几户还是年轻人,肯学肯干,技术现在比我还要好。我想说的是,精准扶贫的好政策,让我从绝望中找到希望,虽然我明年就60了,但我越干越有劲,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。


(口述:高计才)



记者手记



面对贫困,高计才千方百计谋发展。他学技术、请教专家,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一条养殖小龙虾的成功路子,并帮助同村村民发展产业,成为致富带头人,这是他“摘帽”的关键内在动力。


(记者:章鸽)


▲点击看大图。


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
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共迎小康新年为这些家庭点赞




长江日报出品

稿件统筹:兰家兴 图片统筹:金振强 采写 | 记者马振华 汪文汉 宋磊 刘智宇 

谭德磊 黄征 李亦中 魏娜 

王谦 章鸽 通讯员刘慧

摄影 | 记者胡冬冬 李永刚 胡九思 许魏巍 

刘斌 金振强 任勇 彭年 李春

编辑 | 王戎飞 校对 | 熊琳琳



推荐阅读

快来抽取你的虎年福卡,分享新年好运气!昨晚江边上演绝美画面!在武汉过年,怎么能少得了它......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